2025年7月,博士生于昊、王启星和冯亚宁到韩国仁川参加学术会议The 3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简称ICSV 31),会上于昊、王启星和冯亚宁分别做了精彩学术分享报告。
于昊学术报告的题目为: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erodynamic Response of a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under Urban Turbulence
内容简介:针对垂直轴风力机在城市复杂湍流环境下性能预测困难、结构负载评估不准确等问题,利用二维URANS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合成具有冯卡门能谱特性的随机湍流,实现了城市风环境的重构,揭示了湍流对垂直轴风机流场结构、叶片力矩波动及其频谱特性的影响,有效捕捉了湍流诱导的非定常气动响应,为城市风电装置的疲劳评估与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王启星学术报告题目为:Impact of Compressibility on Flow-Induced Noise in Low Mach Number Flows。
内容简介:在低马赫数流动(如无人机、风扇等)的噪声模拟中,必须考虑流体介质的可压缩性。通过对比不可压缩与可压缩数值模型发现,传统的不可压缩模型虽然能准确计算流体作用力,但因其物理本质无法捕捉声波的产生与传播,故无法用于准确预测远场噪声。相比之下,弱可压缩与完全可压缩模型则能同时精确地模拟流场与声场。这项研究结论明确指出,在进行流致噪声的数值预测时,考虑流体介质的可压缩性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必要前提,对相关工程领域的噪声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冯亚宁同学的学术报告题目为: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Cylinder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Considering Incoming Gust。
内容简介:本研究针对单一频率扰动来流条件下圆柱的涡激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扰动情况下圆柱的涡激振动响应不同。来流扰动与圆柱涡脱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当来流频率接近圆柱振动的固有频率时,脱落涡会规律地分布在下游尾流中。来流扰动会显著增加涡激振动响应中的宽频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