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PI
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研究员
原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声学与振动”实验室创建人和负责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特聘专家、浙江工业大学运河学者。
原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级外国专家,浙江省特聘专家,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教授。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浙江省西湖友谊奖,浙江省国际科学与技术合作奖等荣誉。
博士后
硕博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研究方向:单和多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多无人机/多智能体的强化学习策略生成,推演仿真分析。
直攻博毕业于南开大学,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
研究方向:非线性控制、机器人学等。
博士毕业于挪威科技大学,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及其交叉学科应用。
访问学者
博士毕业于爱荷华州立大学,硕士毕业于佛罗里达大学,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为北大的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低空飞行器航道噪声。
博后
博士(硕博连读)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本科毕业于南昌理工学院。研究方向:航空发动机压缩部件进气畸变流动控制,非轴对称静子扩稳增效设计等
于昊
博士研究生
2023春上海交通大学-东方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环专业。
研究方向: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阵风响应。
2024年秋香港理工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方向:气动声学。
贺理浩
2023秋季香港理工-东方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科和硕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气动声数值模拟。
肖松廷
2024秋季上海交通大学-东方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
研究方向:计算声学,声学阻抗边界。
2023春季香港理工-东方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
研究方向:数值模拟,人工智能在声学中的应用。
王启星
2023秋季上海交通大学-东方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科毕业于中北大学,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
研究方向:低马赫数下流致噪声研究。
2022年秋上海交通大学-东方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科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毕业于南方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计算气动声学,高精度通量重构格式在求解复杂流动中声传播的问题中的应用。
博士研究生,2025秋级上海交通大学-东方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方向涉及高精度计算流体力学算法与无网格数值方法、CPU-GPU异构高性能并行计算、射线声学。
王标
北京大学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
研究方向:计算气动声学,螺旋桨吸入湍流的理论建模,数值模拟和声源定位。
陈明浩
博士研究生,2025秋上海交通大学-东方理工联合培养博士生,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研究方向:主动分流声学超材料中的振动波数调控
工程师
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
研究方向:声学仿真、流致振动。
助理工程师 硕士毕业于大理大学,本科毕业于成都锦城学院。研究方向:水下声散射特性研究。
刘峰
助理工程师
研发工程师,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
研究方向:有限元数值计算方向,气动声学
卢蒙蒙
研发工程师
硕士和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声学仿真、吸声型超材料的研究等。
莫慧玲
科研助理
硕士毕业于香港大学,本科毕业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主要方向:无人机气动设计(函道及机身),应用开发及飞控二次开发。
硕士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毕业于山东交通学院。
研究方向:声能量统计分析,随机动力学,流固耦合。
韩涛
高性能计算方向,主要做噪声场工业软件的加速工作,开发设计高性能软件并行算法。
合肥工业大学